國家兒童未來館

基地資訊

年度:2023
坐落:新北市板橋區
業主:文化部
狀態:提案
規劃類型:競圖作品

國家兒童未來館

本案基地位於交通便利的都市空間(新板特區),是都市中少有的大面積(3.2公頃)活動開放空間。為了不讓建築物阻礙開放空間串聯,我們提出地面層空間擡升的配置策略;規劃舒適寬敞綠色隧道(挑高21M半戶外通廊、空橋系統),讓基地南北兩側的城市公園與城市廣場可以真正串接,並且開放給大眾停留活動。

空間擡升之後,依照空間需求整合,建築規畫分為0~21公尺高的Ground level :G1、G2、G3,作為整個場館最需要公共開放與可及性的門廳、大廳、親子餐廳、賣店及行政空間等服務需求使用;21公尺以上的空間,以Museum為樓層代碼,分為M1~M4展覽空間;M5半戶外空間(空中花園);M6~M7展演空間,共計7個樓層(M1~M7);21公尺的高度,就是基地外圍環狀線高架軌道的高度。
 
「無限大的城市緞帶」,是從景觀到建築,也從建築到景觀。規劃一處好玩的地方,要回應基地周邊有車站、廣場、公園及新舊城區交界等,眾多人潮交會的使用需求。未來能透過參與式設計的方式,藉由公聽會、工作坊等方式,討論確認相關設計包含遊具的內容。
 
我們提出的景觀設計概念,是服務兒童也歡迎大眾的無限大兒童場域。在這裡可以藉由「玩」引發互動行為,讓使用者、兒童主動發想互動各種形式的「玩」。在關注遊戲設施之上,我們也著重於「玩」環境的創造,地面層景觀規劃有超過17處主動提供小孩遊戲的地方,並兼具城市公園的功能;有樹、有水、有廣場、有草坡、有步道、有斜坡道,融入遊具的使用,跳脫特定場地、對象或玩法才能玩的侷限,友善開放給每一個來到此空間的使用者,不管年紀、身材、性別、性格,都可以發掘適合自己的玩空間。不同年齡、不同條件的使用者在此共享同一個空間,人們到這裡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環境玩法,是一個不會因時間而退去特色的,具有未來與持續好「玩」的景觀環境。
 
親子遊客、市民及參觀者的活動動線,將從戶外到半戶外再到室內,從地面層逐漸引導到離地21公尺高的展示空間樓層,0~21公尺高的Ground level :G1、G2、G3,將成為整個場館最需要公共開放與可及性的門廳、大廳、親子餐廳、賣店及行政空間等服務需求使用。
G1~G3層室內規劃一處直徑35公尺,挑高21公尺之「城市之樹(大廳)」,可以從城市公園、綠色隧道及空橋通廊便利通達;作為立體化的公共大廳層,讓親子及團體從公園、車站、大客車停車場進入到離地21公尺高的展示空間樓層M1~M7之前,可以做為休息、集合、等待的緩衝室內空間。
 
從戶外公園廣場到半戶外綠色隧道、通廊、空橋,再從半戶外空間進入室內挑高公共空間。規劃綠色隧道,能串接親子餐廳、賣店等經營空間,整個G1~G3基座樓層的規劃,G1~G2有各個不同層次的出入口,樓高8米,大廳挑高21米;行政空間獨立於G3樓層,樓高5米;讓不同空間使用功能都能有最舒適適當的空間尺度。重要的經營空間,如親子餐廳(2間)、賣店空間(2處);規劃安排於G1通廊、G2空橋等主要對外動線。便利的可及性,為經營空間增加客源,也可獨立於展覽空間的開館時間之外,延長對外彈性營業時間,有助於未來委外經營之效益最大化。
 
G3樓層作為行政空間專屬樓層,向上一層即是M1~M7各層展覽與展演空間,向下一層即是G1~G2公共大廳及經營空間,管理服務效率最高,同時能使得館方人員進出方便。從綠色隧道走到城市公園,公園裡保留的兩棵老樹建築物互相對話,抬頭往上望,整個建築物,他就是一朵雲,這朵雲漂浮在在二十公尺之上,從城市之樹(G1~G3)到未來之樹(M1~M7)為核心,加上探索之梯,無限大的遊逛動線,串接國家兒童未來館規劃需求的常設展、特展及展演空間。
 
我們與專業展示顧問、兒童專家共同工作討論,了解這樣的空間設定,必須處理展示營運、撤展佈展作業、兒童遊逛習性與活動行為等議題;同時面對展示空間的使用彈性、單位載重以及高度需求,我們更與結構顧問密集討論提出一個具有高度彈性、無柱、淨高可達8公尺的展示空間,同時每50平方公尺的弧形樑,可以單點懸吊3公噸的展示品。我們整合結構系統、展示需求及兒童習性;在城市之樹Ground level :G1、G2、G3空間之上;以Museum為樓層代碼,分為M1~M4展覽空間;M5半戶外空間(空中花園);M6~M7展演空間,共計7個樓層(M1~M7)。
 
無限想像的雲,是我們對於國家兒童未來館展示及展演空間的詮釋,面對未來多元且多變的展示型態、遊玩、展演可能性,我們保持展示空間基本的水平垂直尺寸,面積符合規畫設計需求,展間數量依照規劃設計需求,6處常設展,3處特展區;包含部分挑高16公尺以上的體能挑戰區,也有單層面積符合4000平方公尺的特展區。各展間均佈,並且注意到展間面積的尺度,規劃安排裝卸貨使用之貨梯空間,可以讓所有展區獨立撤佈展運作,不影響其他展區之獨立驗票與參觀動線。
 
未來之樹,面對城市公園的全採光公共空間,建築物長軸115公尺,自然光線可達85公尺;參觀動線以放射狀的進入各樓層不同展間,參觀完不同展間都能回到具有方向性的公共空間。具有高度與深度的公共空間,穿透各樓層的空間感受,也會是國家兒童未來館多樣功能,無限延伸的公共展場。
 
M5是專屬兒童的空中花園,我們把常見的屋頂花園,調整成對兒童更友善的半戶外空間。在這裡,因為有遮蔭,我們規劃彰顯台灣特色的蕨類花園,加上霧氣,是個名符其實的空中雲頂花園;風場環境也因為座向與空間高度和立面設計,藉由顧問的分析,可以是一處很舒適的空中花園。從M1~M4展示空間,前往M6~M7展演空間之前;親子、兒童可以停留在M5盡情活動,接近自然,觀賞城市風貌;有花園、露營場、遊戲區、戶外電影院,都是國家兒童未來館應該規劃的空間使用。
M6+M7有親子電影院、飛行劇場、兒童劇場、說故事空間;室內將有約800座位席的觀眾在此活動,包含我們規劃設計可多功能使用的兒童劇場。飛行劇場也規畫作為建築物球型空間的視覺焦點,在室內是一個兒童或喜歡新奇的展演空間,同時也規劃一處城市觀景步道,從外觀上也反映出建築物的趣味。M6+M7在室內作為內部展演的空間,像一艘飛船/方舟,也是一道在雲上的彩虹;在離地面70~90公尺高之處,我們將建築外牆以彩虹雲為設計概念,有微型風力發電機、有太陽能光電板,可以產生再生能源;彩虹雲同時也是城市中的一個巨型畫布,內容為主動的即時資訊,不僅是一個被動的展示,更可建立一個社群參與的平台,具有高度的開放性,可因應不同的主題與展演來創作。從個體創造到社群參與,將建築從傳統的靜態結構轉變為一個具有互動性、啟發創造力、與情感表達的動態實體。讓兒童成為建築創作的一部分,將整個城市社群聯繫在一起;互動媒體外牆透過主動和被動資訊的整合,以及智能管理和數位孿生技術的應用,改變了建築的角色定義和功能意義,也代表著建築和科技的『無限』可能性,引領建築走向一個新的層面,可透過兒童參與、AI技術和城市發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,提供了一個前瞻性的視野,使建築成為城市環境中的一個重要參與者,為未來提供更具互動性和情感的空間,提供更好的使用者體驗,並滿足不斷變化的需求。
 
本案主體結構為密集柱列組成之「未來之樹」核心筒,與其外部次要核心筒,共同形成一個筒中筒的結構(Tube – in – Tube Structure),筒結構能以較經濟之斷面、材料創造更大之慣性矩,且圓形核心筒構造在各方向之勁度均勻,實為一經濟、安全之最佳抗震系統。整體結構平面以密集柱列組成的核心筒為主體,逐步以年輪意象的雙向鋼構桁架向外發展。平面結構與樓層間的腰帶桁架連接,打造優良抗震傳力系統,創造出經濟且安全的大跨距無柱空間。
 
G1、G2、G3、M1、M2、M3、M4、M5、M6、M7,樹的高度每一層從城市之根到城市的未來,在每一層樓從建築材料去詮釋建築的文化呈現,空間設計視為一棵樹的成長,年輪是小孩子成長的輪廓,我們每一層樓的環型空間也都有與兒童相關的遊具、休憩、用餐空間,有高低弧型大廳櫃台、輕食休憩區、木節互動牆體、土丘遊戲區、親子共讀空間。
 
探索之梯,是我們在垂直移動的動線中,整合創造讓親子、師生既可以看見未來之樹所指引的方向性一起移動,也可以探索空間的多元面向,不同氛圍的公共空間。兒童有時不見得需要搭乘電梯或電扶梯,甚至很喜歡爬樓梯,因為可以感受到垂直移動的樂趣,我們可以從光線的探索,到每一個不同主題領域的探索,M1、M2、M3、M4、M5、M6都有探索之梯與未來之樹不同的公共空間展示內容。我們認為空間不只是傳達視覺的效果,更是五感的全方面感受,包含聲音、氣味、觸覺等。
 
G1~G3+M1~M7的建築本體,以雲中之樹作為設計概念,發展出無限想像的雲及無盡探索的樹。未來之樹+探索之梯=無限,就此成型;我們建築出”大圓”(未來之樹)和”小圓”(探索之梯)的空間,創造一個無限的、充滿童趣的環境。這個無限空間,傳達一個無限夢想的未來,就是”Infinity”符號:築夢無限 ,無限可能。

水平無限的地標建築,造就了無形的高度無限。整個建築物,就是一片片交疊的雲,是在創造無限的感覺。

確實,以國家兒童未來館而言,它的量體、面積,其最後的呈現,當然足以會有地標性的展現,但是我們對地標的看法是,它不是比形狀,比量體,我們認為是它所須要傳達的是「訊息」。我們要傳達的訊息是:它確實很高,很大;因此,我們要展現「無限的可能性」,也是我們對地標的定義」。我們用多層變化的重疊平面,堆疊,然後產生了一種無形之形;一陣雲霧飄過來,它就是融在雲霧之間的,她本身就是一朶多層次的雲,是我們要傳達的「無限大」概念。

這個地標和我們對話的是「立面的高度」,和我們對話的是「平面的廣度」,她應該要傳達的是精神上的「無限大」。今天,我們說,它是「無限大的城市緞帶以及雲中之樹」。樹是我們的精神,但是,「雲」這個無限大的概念,則是我們對「地標性」的詮釋。

創造精神上的「垂直無限」是我們的結論。這是全世界唯一量體最高最大的單一基地博物館,勢必,對高的想像可以提到一個觸及外太空的無限高度。這不只是功能性也創造了想像性,以及未來性。

模型發展